建设大道延长线加快建设

拟对位于此地的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支持4000万元。

记者张航链接6月空气最差10城市京津冀降至5席环保部昨天发布了6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此外,环保部将铜陵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但长期未投运问题通报安徽省人民政府,督促其加大管网建设力度,提高运行负荷,加快完成工艺改造,发挥减排效益。

建设大道延长线加快建设

二是部分未执行到位案件未及时采取下一步措施。对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化工总厂、哈尔滨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广西百色融达铜业有限责任公司3起环境违法案挂牌督办,责令企业依法履行处理处罚决定,逾期拒不执行的,由地方环保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与去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1.7%下降到69.9%,降低1.8个百分点。所有案件的处理情况都在环保部网站上进行了公开。一是部分案件未严格依法实施处理处罚。

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珠海、舟山、惠州、深圳、拉萨、中山、张家口、昆明和厦门。对偷排,特别是夜间偷排展开执法检查。这么多年,无论是哪种身份都做着与环保有关的工作,您觉得北京的空气质量有哪些变化?杜少中:在环保局工作前我在首钢工作,大家调侃我的经历说是先污染后治理,然后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环境的问题。

交易所的运行还要,靠降低运行成本,还得节约,所以交易所不会盖一个土豪大楼,同时还要靠增值业务。更有趣的是:小偷也跟着喊,比别人喊得还起劲,警察、小偷扭在一起时众人帮着小偷。比如碳交易规则是通过征求意见、公示,专家验收、专家的鉴定、审查、最后行政机关批准后才公布的,这不能随便来。都咋啦?这里的小偷不是指某一个排污企业。

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政府和当时国家环保总局上报的方案,决定采取紧急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我认为用什么消费方式非常关键,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产方式,比如说土豪的消费,车也得开好,高档衣服天天换,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很奢侈,空气质量条件肯定不可能改善。

建设大道延长线加快建设

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环境教育多数是负面的。和CPI一起,PM2.5被收录入2012年7月刚刚上市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企业都是逐利的,有了经济效益的吸引,就有动力去减少自己的排放量。您对这些民间活动有什么看法?杜少中:据我了解美国从1997年到2007年准备了十年才开始监测然后制定标准,要按照美国的速度,我们从2007年开始监测,要到2017年才完成这个过程。

北京的环境,具体到空气质量,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己比有进步;和应该达到的标准,和好的城市差距很大;仍需努力。问:台湾首任环保署署长简又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最终促使台湾环境改善的最重要的外因是人民的觉醒和支持,环保教育是台湾环保工作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人们要改变观念,我曾发过微博说治污染先要治心,环境坏了首先是心坏了。奥运会期间我们承诺基本达标,奥运会期间实际上我们天天都达标,所以这是超额完成任务。

杜少中:环境交易所是用市场的平台用经济的手段用法律的手段来促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特别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公众参与不是搞点环保活动就行要转变观念问:您曾经说过,最乐意看到两件事,一是说到环保就和我命相关,二是采取奥运会那样的措施。

建设大道延长线加快建设

我们说用今天的标准衡量每一天,那也做不到,别说我们做不到,即使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因为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当然自然因素影响的天数比较少,人为因素影响的天数比较多。问: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雾霾,它的成因是什么?杜少中:雾和霾是自然现象,但我们现在热议的这个雾霾不是自然现象,它是人为排放的结果。

遇到空气质量看着不错的天儿,大家讨论空气质量时情绪就不高,但明天一不好就说不行了,受不了了。但是这种情况如果分到天上看,还是有好几十天不达标。这也要求我们的制度要进行总量控制,把所有的资源配额放到市场来,不能有的企业花钱买,有的企业政府直接分。问:如何进行监管呢?会不会出现有的企业把不用的指标卖给了别人,结果自己却偷着排放。其他的一些领导人在决定一个工程,决定一项政策,决定一个事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对人们的观念转变影响是什么,这个观念转变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是不是都考虑到了?我觉得这是公共参与,不是说搞点环保活动,大家上街,游行,骑车,绿色旅游,搞个绿色银行等公益活动就是参与环保了。监测什么污染物,这跟国家地区的发展阶段有关系。

现在我们的主要矛盾是把PM10解决,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关注PM2.5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说全都盯着2.5,谁都在讨论2.5。当然这确实有一个态度积极不积极的问题,还是应该积极,但是我到现在仍然认为,现在公布PM2.5的标准,你也不能说早也不能说晚,提前两年公布是不是就好了?有好的一面,让更多的人关注了,但是让更多的人去买设备监测2.5,这个绝对不是好事。

现在的雾霾成因是污染排放的结果,监测是可以的,但不能跟监测的人较劲儿,再用多大的力量监测,空气质量也改善不了,所以必须得把污染物减下来。我们把低碳发展说成智慧发展,相对于智慧发展,那纯追求GDP不就是傻子发展吗?一样可以投钱,一样可以投到合适的地方,用低碳的方式,一样可以GDP增长,让经济总量增长,只不过费劲点,比那个费脑子,还不能只受任期的左右,五年一个任期,六年的事儿我就不能干,其实就是私利,所以说环境问题的解决,先要治理,治环境先要治心,环境坏了,是因为很多人的心坏了。

我们治理环境的成果能有多大,要看我们到底准备做多大牺牲。您觉得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政府、媒体、NGO、企业和公众需要怎么做?杜少中:有人说环保的公众参与是谁被管着谁的工作,我说不对,我觉得环保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只不过每个成员参与的方式有两种身份,一种是他的职业身份,一种是他的社会身份,职业身份你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NGO的负责人,那么我怎么通过这种身份,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是怎么回事,做环境科普,动员更多的人参与。

关注它确实应该有个完善的过程,你不能说我现在拿东西一试,设备、方法、数据都没有到一定量的时候就拿出来公布。这样的空气质量还用监测数据吗?现在专盯PM2.5是不是瞎耽误工夫?这段话引发了网友的质疑。GDP驱动的思维是傻子式发展问:说到环保就必然涉及到一系列利益问题。最后还是用社会组织的身份来参与环保。

我们现在3000多万的交易额,交易佣金就是20万上下,交易所交易平台的运行,运行人员的工资、房租,二十万根本就不够,别说谁还挣了钱,就连吃饭都是问题。所以说交易所成立不应该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交易公开透明。

但是能做到吗?目前这个情况下,这个理想是空想。问:国外污染物排放的装备都有处理装置,为什么这种做法在我们国家却很难做到?杜少中:我的观点就是不能盯着监测设备,不能只关注监测数据,要盯着所有的污染的工艺必须加上后处理的装置,要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当中,而不是说排放出来以后再监测,再治理。

这个罚则还得确实罚到你的痛处,让违法的成本不能太低,守法的成本不能太高。现在通过公众的关注提前出了这个标准,结果就是早花钱买了这些设备,等真正需要重点监测PM2.5的时候,这些设备又得换,再花一部分钱,早关注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谁有这设备让谁挣钱,没有别的作用。

这其中有些是必须牺牲的,比如奢侈浪费的习惯,放弃我们既有的生活方式,你不能一个人开一辆车,甚至不能天天开车。现在一直在提京津冀一体化中转变产业结构,有人说这是为了北京人,砸了河北人的饭碗。北京空气按年算从未达过标还需努力问:有段时间环保局每月都会在媒体上发布当月有多少天蓝天的数据。北京奥运前后,他直面摄像机和话筒,共接受了1400多人次的采访,参加了100多场新闻发布会。

市场化的方式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公开、透明、公正,不是企业暗箱操作,分配给你多少,他会哭就多给点,他不会哭就少给点,这个都一样。我们甚至决定一个工程的时候,一个缺水的城市要盖一个费水的项目,那这不是缺心眼儿吗?做这件事的同时也是在教育大家,现在大家都不考虑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环保的公众参与程度太不够。

大颗粒跟小颗粒是包含关系,这个PM值当中有50%80%是2.5,你知道PM值,同时也就知道了2.5的数。我曾在微博上发过一条:北京空气质量按年算从未达过标,就像病人高烧,只管看表换表不管退烧;看见小偷只喊包丢了不管抓贼。

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排放悬浮颗粒,不能喊着你们应该减排,而是我们应该减排。同时每年还要有减量,每年市场上的总量要减少,不能每年都这么多,从这个盘子放到那个盘子,那就起不到改善的作用。

广告合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